查看原文
其他

刘伯温出仕高安

易居白 高安伍桥易居白
2024-09-05

     

   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,汉族,字伯温,处州青田县南田乡(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)人,故称刘青田,元末明初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开国元勋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封诚意伯,故又称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称他刘文成、文成公。


   刘伯温于元至顺间考取进士,得好友揭傒斯(江西丰城人,元诗四大家之一)所荐,出任高安县丞。高安是刘伯温仕途的起点,也是刘伯温初入仕途、习得本领、看透官场、洗涤心灵,最后成为大明朝开国功臣、因此留名青史的重要地方。刘伯温在高安担任县丞长达三年,留下了不少故事。这里总结一些刘伯温出仕高安的脉络,让读者能清楚看到刘伯温在高安的“官路历程”和“心路旅程”。

     

一、考取进士,候补县丞


   元至大四年农历六月十五(1311你),刘伯温出生在浙江的青田县南田乡。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,其祖父刘庭槐“博洽坟籍,为太学上舍,父亲刘燴“通经术”,为遂昌教谕。刘庭槐于儒家经典外,“究极天文地理、阴阳、医卜诸书”。这种博洽学风,为刘基所承继。刘伯温十四岁入郡学,研习《春秋》经,此外亦博涉旁览,“凡天文、兵法诸书,过目同识其要。”

1334年,刘伯温23岁那年,在元大都考取进士。成绩为大榜排名第二十六名,汉人、南人榜上第二十名。元朝国学大师揭傒斯作为考官之一,在看到刘伯温的答卷之后,素来爱惜人才的他拍案而起,说道:“刘伯温这人有魏征之才啊!”于是常与刘伯温交往,也多次向元顺帝推荐刘伯温这位人才。可惜在蒙古人为一等人、色目人为二等人的元朝,汉人地位地下,得不到重用。刘伯温天天在驿站里等候消息,苦等了半年之久,终于在那年冬天,揭傒斯传来消息,“好消息啊,刘伯温,你被任命为高安县丞了!”刘伯温心中惊喜,却面色不改地问道:“我什么时候可以上任啊?”揭傒斯说:“这我就不知道了,按照程序,要等现在高安县丞的位子空下来了,你才可以候补啊。”

    

  二、满怀壮志,一路高歌


   1336年,在候补了一年多的高安县丞之后,刘伯温终于有机会转正。他接到任命,到瑞州路高安县走马上任。对元朝来说,江南不适合他们蒙古人的跑马放牧生活,因此也不屑于让什么大人才过去任职。对元朝来说,高安就是个不起眼的小地方,刘伯温也不是什么大才,只配到此任一方小吏。可对刘伯温本人来说,这不一样,这是他第一次出仕,满怀壮志,春风得意。上任前,他都规划好了自己的为官路线。他写了一首《官箴》,作为他将要为官高安的格言。


立事惟公,烛诈惟诚。

小节勿固,小慧勿行。
无矜我廉,守所当为。

无沽我名,以生众疑。
何以简讼?决之使通。

何以弭贪?慎检乃躬。

         ———刘伯温《官箴》


  在上任途中,他满心欢喜,花奏欢歌,马蹄踏律,一路欣赏着沿途美景。犹如一只刚刚长满羽翼的雄鹰,他要在他上任的高安这片土地,大有作为,展翅翱翔。心旷神怡之下,他作诗一首。


放歌行

      刘伯温

鸿鹄搏紫霄,鹁鸠守苞桑。

岂惟异所志,羽翼有短长。
玄阴变白昼,暗虚侵太阳。

一鹿走中原,熊虎竞腾骧。
植竿成垒壁,举袂为搀枪。

叱咤倒江河,蹴蹋摧山冈。
犬牙据险要,瓜瓣割土疆。

六奇夸曲逆,三略称子房。
磨牙各有伺,裂眦遥相望。

龙蛇未分明,智力正争强。
孔明鱼得水,毛遂锥脱囊。

雾晦豹始变,海激鹏乃翔。
嗟尔独何为,抱己自摧藏。


三、一心为民,智断疑案

作为县丞,职务上是县长的助理,职称上也和县长平级。但在元朝那种环境下,蒙古人有着绝对的优先权,各地派有监官,只能由蒙古人担任,称为“达鲁花赤”,拥有最好权利。瑞州路的办公地点又在高安县,于是,到高安县丞刘伯温手中的就是些小案、难案、疑案。然而,就是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案子。让一心为民的刘伯温有了初试身手,一展智慧的机会,也让他更贴近了高安百姓。摘录一个《刘伯温智断铜钱案》,

元朝至正年间,刘伯温任江西高安县县丞。一天,接到一张状纸,写是是县前卖烧饼油条的赵老汉一生积蓄的几十贯铜钱被偷走了。刘伯温马上传审赵老汉。赵老汉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诉说:“昨夜三更,小人忽听见响动,急忙起床叫喊,等邻居们赶到,贼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。我年近古稀,无子无孙,无依无靠,叫我今后怎么过日子?求大人赶快缉拿罪犯,追回赃款,求我孤老头一命!”说罢,便不住地磕头。

当下,刘伯温随带衙役,前往赵老汉家察看了现场,知道贼是撬破板壁进屋,搬开放钱箱子上面的另一只箱子,把钱偷了去,但没有留下丝毫痕迹。看来,偷窃犯是详知赵老汉家底的近贼。但查询了四邻的情况,却一无所获。

为了破这桩无头案,刘伯温左思右想,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。

第二天清早,县衙门外贴出一张告示,上面写着:“兹有赵老汉失窃一案,经本衙追查,殊难破案。今念赵某孤老无依,实属可悯,望离赵老汉家五百步以内的乡邻,务在今日辰时,齐到县衙内院商议周济之事,仰各知照,不得有违。”

告示一出,整个街坊就热闹了。有的饥笑县丞无能,有的说这是姑息养奸。大家都带着一种好奇心去了。

县衙院内,摆着一只大缸,缸里盛满了清水。等人们三三五五地进院后,地保当场宣布:县丞吩咐,每人向缸里投铜钱一枚。一个,二个,十个,一百个……铜钱越投越多,围观者也越来越多。

却说那个偷钱的李五,连日来提心吊胆,生怕吃官司,不敢抛头露面;现在听人说告示的事,暗自庆幸,料想可以瞒过去了。只是去不去县衙,心里拿不定主意。去吧,怕露出马脚;不去吧,又怕人说自己做贼心虚,引起怀疑。耳听敲过三遍铜锣,邻舍都走得差不多了,觉得再不去,等地保上门来叫便不好了。那告示上不是说“不得有违”吗?对,只要小心点,混在人群当中,就出不了事。于是,他大模大样地走进县衙。刚进内院,就听见地保大喊:“投钱!”他不禁一楞,那双老鼠眼骨碌碌地转,把手伸进衣兜,好不容易掏出一枚铜钱,挤到缸边,抖缩缩地丢入缸内。

刘伯温居高临下,看见最后进来这个人的样子,心里已明白几分。这当儿,混在人群中穿便衣的捕快,来向县丞禀报说,大缸水面上漾开了一层薄薄的油渍。刘伯温说声:“带上堂!”便开堂审问了。

刘伯温问明李五的姓氏、住址以后,两眼利剑般直瞪着他,劈头喝道:“李五,你是怎样偷走赵老汉的铜钱的?赶快招来!”

李五镇定地说:“小人向来安分守已,哪会干这不端之事,望大人明察。”

“哈哈!刚才你丢进水缸里有油渍的铜钱,把你告下了。”

“这……嘿嘿,那枚铜钱吗?是我从赵老汉那里找回的。”

刘伯温一拍惊堂木,厉声说:“好个刁民,还要狡辩!我已查明,你近日并未到赵老汉那里买过烧饼油条。事到如今,不老实招认,罪加一等!”李五却口口声声叫“冤枉”。刘伯温向左右使个眼色,几个捕快退了出去。

没有多少时候,捕快提着几十贯铜钱回禀说:“大人,这是从李五床底下的小坑里挖出来的。”李五在铁证面前,只得低头招供画押。赵老汉领回铜钱,对刘伯温千恩万谢。


    

四、广交好友,习得异术


在高安任县丞之余,刘伯温也热爱读书,还尤其喜好象纬术数方面的书籍,也结交了不少这方面的高人。他在高安周边寻访这方面的能人,虚心求教,据说终于习得异术,精于卜卦,后来,大明一统江山之后,他曾在大明皇帝朱元璋面前展示了他神奇的占卜术,称为《烧饼歌》。刘伯温的《烧饼歌》与袁天罡的《推背图》一直被人合称为中国预言界最为神奇和灵验的两则预言。在高安期间,这些人,或为其友,与之高谈阔论;或为其师,悉心教授象纬术数;或是贵人,有玄书相赠。

刘伯温常与当地有名术土留义山、邓详甫、刘儡来往,得其所学。《弇山常别集》卷二十一、《江西通志》卷160、卷162,《元明事类钞》春18、《升庵集》卷51、68都有关于刘伯温得直传于曾义山的记载:瑞州路上高县有术士曾义山善占卜之术,并得异书《银河棹》,占卜如神,后把所有文本悉数送与刘基,并尽以其法授刘基。

“有进贤邓样甫者,精于天文术数,乃以其学授基焉””邓详甫,进贤人,人称“进贤老人”,“高安隐士也。尝遇异人授象纬韬矜之秘,避世不什。刘基来高安,详甫见而奇之。基与游,尽得其,论者比之圯上老人云。”

刘儡,“字豫甫,上高人,元瑞州路学正,与高安丞刘基、新胡泰为友,精于易卜。世乱官家居,悬梯为银河种。与人青吉凶,无不立验,凡上高业阴术哲悉租之。洪武初以荐举复任本县儒学训导,著有《银河外棹编》。

除了相术之外,刘伯温在高安也结交了不少一身正气的文人。其中有个叫李爟的是个画家,但他的画作似乎是意识流,没有 人能看懂。至于黄伯善两兄弟,诗歌写得漂亮,曲作得也特别好,可对刘伯温身在官场,却总报以“鄙夷”的眼光。几个人在一起,唯一能谈的就是辞章之学。刘伯温有一次喝了点酒,感叹说:“‘满怀荆棘无人扫’啊!”李画家对刘伯温翻着白眼说:“俗事,这都是俗事,来,喝酒!”


寄江西黄伯善兄弟
     刘伯温
  我思美人,乃在洞庭之阳,彭蠡之阴。冲波亘天三百里,离恨比之应更深。扬澜咆哮左蠡怒,白日惨惨玄猿吟,欲往从之愤余心。鼋鼍臲卼,不可以驾风摐摐兮雨淫淫。望厌原之飞烟,邈匡庐之高岑。霞标日观矗南斗,石门双阙撑敬嵚。虹旌兮翠羽,昌容兮凤凰,舞荍衣兮茞襟,玉笙吹兮紫鸾音。望不见兮悲莫任,江水湛湛愁风林。西来文鱼曾到海,愿寄笔札逾兼金。


五、不畏强权,失意降职

在高安做县长助理的第三年,隔壁的新昌州出了件命案。凶手是蒙古人,案发后,凶手用大量金钱贿赂初审官,初审官本着“拿人钱财替人消灾”的古老中国式处世原则,就判为误杀,案子草草了结。

原告也不是吃素的,他本来是当地的豪族。于是整合各种资源,终于上诉到了上一级政府瑞州路。知府是个官场油条,看到原告和被告都是沾惹不起的人,就想拎出个愣头青充当敢死队,有人马上不怀好意地想到了高安的刘伯温。
  刘伯温听到天降大任于身,兴奋异常,在他看来,这俨然是被重视的象征。于是,风尘仆仆赶到瑞州路,雷厉风行,不出几天就澄清了案情真相,凶手按照法律必须要偿命。刘伯温重审此案,使凶犯依法偿命,州官也因贿赂渎职被罢免。这初审官走时,召集了被告家属和许多蒙古朋友,把刘伯温攻击得体无完肤,并且提醒这些人,刘伯温这人就是个瘟神,在这地方一日,你们就不能有自由,好自为之。

刘伯温为民伸冤,却得罪了当地豪强,他们和刘伯温在高安得罪的地方豪绅一起联手控告刘伯温,要把刘伯温置于死地。
       

 六、调任南昌,黯然离去

也算他的上司,当时的高安县尹良知未泯,给龙兴路的南昌县修了封书,让刘伯温去那任个小官——掾史。对于做了五年县丞刘基被革去高安县丞之职,这事连降三级,调至江西行省南昌去任一个掾史,重点工作是做点会计事务之类,属于没有品级的普通科员。但这能够让刘伯温走出了高安的这个漩涡。南昌的官员,对刘伯温早已耳闻,也爱其才,欣然接受。欣赏归欣赏,刘伯温在南昌之后,还是想有所作为,不向他的上司那样碌碌无为,庸然度日。后来,因为得罪了更多的官员,一年后,刘伯温被那些人联名弹劾出了南昌。之后,他远离了元朝的官场,回到了浙江青田老家。腐朽的元朝支柱已经摇摇欲塌,历史特意让龙凤暂且蛰伏,等待刘伯温的,是汉族人朱元璋领导的大明风云,那里才是他施展才华的地方。



纵观刘伯温在高安的这三年,他得意过,初入仕途,正欲大施拳脚;他失意过,强权欺压,民族歧视,他始终难有作为。他好学,习得异术,为将来大明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;他潇洒,无论是在高安时结交好友,还是在将来功成之后的隐退(虽然未能遂愿),都是潇洒如初。他看透了凡尘,出山只为江河,出仕只为百姓。高安,是刘伯温的起点,也是他的心灵之地。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高安伍桥易居白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