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原文
其他

高安神仙志(一)

易居白 高安伍桥易居白
2024-09-05

小编查了些资料,分类归纳了一下。小编不编故事,只是故事的搬运者

 

高安的神仙主要是道教人物,其修仙派系可分为以下几个派系:

派系一:净明道:丁义→丁奎、吴猛→许逊→黄仁览→祥符观

派系二:李家道:李八百→李明香→青天、白云→白云观

(另有朱元偶然得李八百道经二卷自学成才)

派系三:天师道:张道陵→张惠感→孙智琼→浮云观

派系四:散仙(王子乔、谢仲、刘仙翁、幸谭、沈鳞、赵吉等)

派系五:妖仙(白鹤仙、蛇姑、龙王夫人等)

 

今天主讲第一部分    净明道

第一部分:丁义→丁奎、吴猛→许逊→黄仁览→祥符观

 

(一)医仙丁义父子

丁义,高安华林丁坊人,精通医道。在崇元观(又名白鹤观)授予吴猛一卷神方,算得上是吴猛的一位传道恩师。

丁奎,丁义之子。丁奎曾担任过公安县令(位于今湖北荆州),性格闲逸,弹得一手好琴。由于不太习惯官场的种种约束,他毅然辞官,云游山水。他后来到黄堂观和一位姓王的真人一起修道。在黄堂观,他又将家传的仙方——九转仙丹方传给了吴猛的徒弟许逊(道教里的许真君)。从辈分上来说,丁奎应该是许逊的师叔。丁奎后来又云游到了太极观,居住在那里的藏琴石室。每到夜深人静时,石室一片灯火通红,照亮了周围。有好奇的人偷偷地去往石室中窥探。原来,是丁奎在炼煮一块奇异的白石。太极观前有洗药池和磨剑石,就是丁奎飞升后,当时的人为他所立。


(二)吴猛

吴猛,籍贯不详。有诸多说法,高安人、奉新人、武宁人……因具体已无从所考,明清时候开始以所在的更大一级政府——“郡”的名字相称,统一称他为豫章人氏。

吴猛,字世云,是个传奇的道士。吴猛是净明道信仰体系里的十二真君之一。二十四孝中的“恣蚊饱血”讲的就是他的故事。八岁时,他为了不让白天劳作一整天天回家休息的父母受蚊子叮咬之苦,竟然赤着身子喂饱那些蚊子,好让饱食后的蚊子不再叮咬他的父母亲。吴猛的孝道因此被世人所称颂。

四十岁时,丁义传授了神方给他。在华林修行期间,吴猛曾在此设立一道场,就在华林的飞霞山上。传说这里每次齐醮作法时,总会引来几百只仙鹤,在此栖息十天之后方才散去。飞霞山此时也满是祥瑞的霞彩。

在学得一身医术和道法后,吴猛返回豫章。在路过赣江时,看见此时江水极为急猛,坐船根本过不去。于是他用手中的白羽扇将江水一分为二,就这样渡过了赣江,旁观的人看到这种神迹,无不以之为异象,顿时叩首膜拜。有一江州刺史庾亮,正生着疾病,难以医治。听闻神人丁义至此,赶紧请来丁义。丁义说,你这病活不了多久了。但是有一方法,可以让你起死回生。准备好一身寿衣,穿在身上十天。待到十天后,庾亮果然进入了假死状态,没了呼吸,当时身体状态和活人无异。还没来得及下葬,庾亮的尸体却不见了。这一件事,瞒过了世人,同时还骗过了黑白无常,都怀疑他死透了,甚至连魂魄也消失了。哪知几日后,庾亮又活生生地出现了,一身疾病也完全好了。

吴猛后来又跟南海太守鲍靓学道,练得白云符,飞行于神州大地,遍施道法救人。吴猛在高安留下过不少遗迹。汪家圩米岭附近的炼丹井就是他所留。他还与他的弟子许逊在浮丘岭修过道。在全国各地,都有吴猛的诸多传说。


(三)许逊

许逊,字敬之,豫章南昌人,净明道祖师。许逊又被称为许旌阳、许真君。二十岁时,许逊被举荐为孝廉,但是许逊每次都婉拒从官。许逊二十九岁时,跟随吴猛学习道术。,吴猛传他三清法要。后来又在师叔丁奎那里学到了九转仙丹的丹方。许逊专心在南昌西郊的逍遥山(今新建区的西山乡)隐居修炼。许逊以孝、悌、忠、信教化乡里,深受爱戴。许逊四十二岁时,朝庭屡次命他出仕为官。许逊难以推辞,就去四川就任旌阳县。在旌阳十年,许逊居官清廉,政绩卓越,被人们亲切地称为“许旌阳”。后来预知晋室将有大乱,知国事不可违,于是挂冠东归回了西山。后来,各地广泛洪水。许逊领着各地百姓于鄱阳湖、南昌、湖南、湖北、福建等各地治水。许逊曾斩过引发水患的蛟龙和化身为人、欲陷害世人的蛟蜃。

在旌阳的一年,全国多地发生瘟疫,很多人染病死去。在旌阳,许逊用所学神方救治百姓。药力一到,立即起死回生。后来外省人也听闻这事,越来越多人前来求救。他就在城外的江边插根竹子做记号,把符水倒入江中,让病人在插了竹子的下面江中饮水。所以染上瘟疫的人病全好了。还互相用瓶子装水,带过去给更多染了重瘟疫来不了这里饮水的人。蜀郡百姓传唱:“人无盗窃,吏无奸欺。我君活人,病无能为。”后来高安百姓也来旌阳求符水。许逊就用一大坛子装满了符水,让他们带回去。也插了根竹子做标记。符水到在锦江后,百姓喝了江里的符水也得救了。现在高安的锦江,也有了个别名叫做蜀江。

在许逊136岁时,玉帝派人到西山传召,接引为天上神仙。这天是农历八月初一。在一一拜别当地百姓后,八月十五,许逊带着一家42口全部飞升,连鸡狗也跟着升天了。这就是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这个成语的由来。后人为纪念许真君,在南昌及周边等地设立万寿宫和许仙殿。高安的黄沙岗镇和伍桥镇的八月初一交流会,就是为了纪念许逊。

在高安,现在还有些许逊在此活动的痕迹。在县西北四十里(今伍桥),有许逊练丹坛一处。在华林的凤凰墟和澄源岭的许旌阳庙,是许真君显灵次数最多的地方。在高安其他地方,也有很多万寿宫和许仙殿。许逊是高安道教信仰人数最多的一位神仙。


(四)黄仁览

黄仁览,字紫庭,祥符人,许逊的女婿。“其生性纯笃,有受道之器”,许逊传了他道术。又令弟子周广做媒,将女儿许配给了他。

黄仁览曾在四川的青州当官,隔老家有上千里的路。每到傍晚,他取来一根竹子,在口中含一口水。水一喷,竹子就化作了一条真龙。他于是每晚都骑竹龙回家与妻子相聚。每晚从其妻许氏房中传出笑声。家童将这件事禀报了黄仁览的父母。父母问道,许氏只好如实回答,是仁览回来了。许母不信,儿子远在千里,怎么可能回家?于是非要见到他。许氏只好答应下来。这天夜里,她藏下了黄仁览的竹龙。第二天早上,黄仁览只好出来见父母。他让父母保守他会仙道的秘密,以免被有心人陷害要挟。说罢又骑竹龙回去四川了。

若干年后,黄仁览终于得道,也获得玉帝仙召。与其师父兼岳父许逊一样,将全家32口人带着飞升去了仙界。那条竹龙,就留在了老家,化成了一座山。这就是祥符竹龙这个地名的由来。黄仁览有两个弟弟,喜欢打猎。这二人生性飘逸,受不了管束,就拒绝了上天成为神仙。他们两个人后来隐居在西山的方冈庙,被人成为黄朝四郎、五郎。宋徽宗封黄仁览为“冲道真君”。宋真宗后来给黄仁览老家的祈仙观送了一块牌匾,叫做“大中祥符”。于是祈仙观改名为祥符观。“大中祥符”四个字是宋真宗时期的年号。一个皇帝,竟然把自己的年号赐给了黄仁览的老家道观,这是对黄仁览最大的尊重!

也因为黄仁览,因为祥符观,高安就有了一个祥符镇的乡镇名。祥符观于1973年才被拆毁。所以净明道是高安道教的第一大派系。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高安伍桥易居白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