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原文
其他

这里,从“荒坡村落”蝶变成“州府新城”!

2017-10-24 湘西网 湘西头条



从荒坡村落到州府新城的蝶变——湖南湘西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实践与体会


文/向顺荣

(州政协副主席、湘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)



❀9月20日,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年庆典活动在位于湘西经开区内的州文化体育会展中心举行。


今年的9月20日,是湘西州建州60周年纪念日。湘西经济开发区作为州庆活动的主阵地,闪亮登场,一座新城崛起武陵,州府新城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。13年的风雨历程,开发区人描绘出了州府新城的新蓝图。


❀建设初期的湘西经开区


❀2004年10月,湘西经开区路网工程全面开工建设。


❀2014年12月,文体中心项目土地平整。


快看看你家在哪里?下图横屏欣赏效果最佳


❀如今的湘西经开区。13年的岁月,湘西经济开发区化茧成蝶的美丽蜕变,一座现代化新城的崛起。



开发区建设的成功实践




1 工业园区建设的艰辛之路 

  湘西经济开发区的前身为吉凤工业园,2004年筹建时也称乾州科技工业园,由州委、州政府直接建设管理。开发区可谓是“十年磨一剑”。在一次全州新型工业化现场会上发言,我们把开发区的艰辛历程归纳为从“六无”起步:无存量企业起步,建区时区内没有一家企业;无招商资源起步,开发区自身没有任何资源可拿来招商;无一亩平地起步,全都要开山炸石,平整土地;无财政投入起步,成立之初,财政拿出了25万元作为开办启动资金;无就业岗位起步,老百姓土地征完了要做事,无法提供一个就业岗位;无建设经验起步,干部大多来自县乡,缺乏引项目、办园区的经验。今天,我们完全可以讲25万元成就了开发区美丽的故事。


2 产城融合的科学定位 

  一座城市的崛起,既有城的构建,更有“市”的孕育和繁荣,城美市兴,产城融合,方能生机勃发,方能以一极带动一域。湘西经济开发区蝶变始于2011年。 


 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区的发展定位。2011年初,时任州长叶红专到开发区现场办公,就开发区发展提出了建设“州府新城、产业新区”的定位。要求开发区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同时,更加注重城市功能配套,坚持产业立区、产城一体,以产业发展为支撑,以城市建设为依托,构建开发区以产兴城、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。开发区正式确立了产城融合发展的科学定位,今后不仅要建设现代化城市,而且还要打造产业高地。


  二是理顺了开发区的管理体制。2011年元月,对开发区来说,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。在州委、州政府直接领导下,在州直部门和吉首市、凤凰县大力支持下,开发区直属的吉凤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挂牌成立,6个村成建制改为社区,由开发区直接管理。开发区作为州内“8+1”体制正式运行。设立了金库,建立了一级财政。州直10个部门同时授权,开发区用“二号公章”形式行使州级经济管理权限。


❀湘西经开区内的两河广场


  三是全面调整开发区规划。按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,对原有规划进行了全面调整。沿武陵山大道、开发路两侧实施“退二进三”,规划为行政、商住、社会公益事业用地,沿209线的工业大道沿线功能区重新布局,一次性调出了近20个工业项目,调整用地近4000亩。州委、州政府决策,州几大家和吉首市老城区的州直单位逐步迁入开发区。资源与吉首市共享,基础设施与吉首市对接,把开发区建成州府的核心和吉首南部的重要城市组团。


  这三项举措,对开发区后来的发展影响深远,意义重大,开发区步入了产城融合、转型发展的新阶段。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定位,我们一手抓核心区城市配套,一手抓产业布局发展,一手补民生事业短板,一手建公益配套项目。形成了开发区一周一变,一月一变,一年大变,蓬勃发展的势头,上演了湘西版的“深圳速度”。



❀湘西文化公园夜景


3 开发区建设的显著成就 

  1.经济实力快速增强


  2017年1—9月,开发区实现GDP33亿元,同比增长 14%;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,同比增长26%;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5亿元,同比增长25%;完成财政收入3.3亿元,同比增长30%;完成基金收入1.62亿元,同比增长7.4%;完成进出口额1.1亿美元,同比增长183%,占全州的82%。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州前列,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。2017年,预计GDP突破50亿元,固定资产投资达70亿元,工业总产值超100亿元,完成财政收入6亿元,基金收入6亿元,招商到位资金40亿元,实现出口创汇2亿美元。经济实现从增速领先到总量靠前,成为了全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。13年时间,100多名干部职工,在7.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再造了湘西一个中等县的经济总量。


❀湘西经开区金融中心


  2.州府新城亮丽呈现


  城市配套完善。州府新城配套建设基本完成,增强了新区承载能力。到今年8月底止,开发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达30亿元,连续三年保持了35%的投资增速。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,现有核心区的道路基本建成,“三纵四横”的路网全部形成,建成了城市慢行系统。市政配套建设方面,供水、供气和沿河排污干网建设全面完成,改造了城市地下“动脉”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,规划建设了一批停车场、公共厕所、城市公园绿地等设施,完善市政公交,设立了园区免费公交专线,方便企业员工和居民出行。今年州庆前夕,州府新城如同藏在深闺的姑娘,撩开神秘面纱,让世人目睹了魅力芳容。


❀这里鸟语花香,草木扶疏。


  自然生态怡人。近几年,开发区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目标,从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入手,把绿色作为城市的底色,投入3亿元资金,实施城市绿化美化,建成了30公里城市绿化带,形成了沿河风光带、生态公园、周边山体绿化多位一体的绿化格局。规划建设吉凤山生态公园、两河广场、滨江广场、两河风光带、景观坝、景观桥建设。以创建森林城市为目标,建设了一批园林式单位、园林式工厂。 


  “文化客厅”迎客。州府新城需要一个广场,像一套房子要一个客厅。在规划设计时,提出了既要有广场,又要是公园;既要恢宏大气,又要有文化内涵,规划方案面向全国招标。文化公园占地600亩,总投资15亿元,包括一台灯光音乐水秀节目,大剧院、博物馆、非遗馆、艺术中心、工人文化宫五大建筑,鼓舞、摆手、红色湘西、美丽湘西4个主题广场,福桥、寿桥、康桥、龙桥、凤桥5座造型各异的桥梁沿河风光带,以及正在规划建少年儿童娱乐培训的迪趣童方城,同时,依托武陵山大剧院打造一台文化大戏,形成州府新城文化核心区域,做到了白天是看点、晚上是亮点、假日是景点。


  星光点亮城市。一座城市,晚上是否充满激情和活力,关键看夜景。2017年9月22日,新华社以“灯光点亮湖南湘西经济开发区民族文化园”为题,配发8张图片,报道了开发区夜景亮化工程。开发区全域亮化工程从今年6月份开始设计方案,三个月时间完成。全域亮化以现有建筑架构为依托,安装了投光灯、轮廓灯、导光板、激光灯等灯具60万套,通过灯光装点新区,把新区景观与历史人文相结合,再加上科技与创意,塑造了独具州府新城地域文化和特色的城市夜景,大大提升了城市品质和吸引力。


❀湘西文化公园景观桥


  3.产业发展聚势蓄能


  产业是开发区的“立区之本、强区之源、活区之水”。近几年,我们一方面利用本地区位和优势资源招商,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,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,发展势头迅猛。华润雪花、东顺纸业、傲顿电子、深圳唯想电子等一批大企业陆续投产,催生了开发区裂变。截至目前,入区工业企业已达71家。形成了新材料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轻工建材等主导产业。开发区正在成为湘西的投资热土。


 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,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,实现了二、三产业“双轮”驱动。合理布局特色商业街、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。国盛商业、金融中心、武陵汽车城等商贸企业和总部经济快速发展。正在建设仁安新城、红星美凯龙爱琴海等一批重大商业项目。截至今年的8月31日,区内各类市场主体达862家,城市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加速向开发区集聚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,成为了经济新的增长点。  


❀湘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


  4.百姓生活幸福满满


  建设人民幸福、满意的城市,是州府新城建设始终追求的目标。要让社区群众在城市飞速发展中增强获得感。首先是让老百姓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感受民生实事。这几年,我们在双河文教卫新区投资8亿元,布局建设了州幼儿园分园、民师附小分校、州民中分校(济南中学)等一批名校,积极筹建开发区实验学校,方便社区居民、产业工人、落户开发区的市民子女就近入学。其次是建设了近3000套保障房,改善了低收入群体和产业工人的居住条件。统筹推进双河、木林坪等社区特色街区建设。再次就是做实了就业保障工作。构建了社会保险、社会救助相衔接的保障体系。农民承担的医保资金由区财政承担,推行了“55、60”人员购买养老保险费用分摊机制,区财政承担60%,1100多名老人领取了城镇标准的养老金。坚持创业就业并举,以创业带动就业。出台了系列扶持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,充分激活了社会创业活力。 




州府新城建设的体会



❀湘西经开区标准厂房



1 必须以“新发展理念”为引领 

  在州府新城建设中,我们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,用“新发展理念”指导建设实践。用创新发展理念,建设创新型园区,在体制机制、行政审批、薪酬分配、技术创新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搭建了创业创新平台,获得省示范园区称号。用协调发展理念,统筹推进了工业化、城市化、信息化“三化”融合,同步发展。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,建设美丽园区,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,基本建成了碧水蓝天、绿树成荫的生态新城。坚持绿色发展的定位,以西区生态产业园为载体,大力发展绿色产业。用共享发展理念,打造开放湘西平台。用开放的胸襟招商引资,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,进出口额占了全州的90%。坚持共享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,建设宜居和谐城市。加大了教育、文化等公共服务投入,健全各种保障体系,把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成果更多、更公平地惠及社区群众。



2 必须立足高起点规划建设 

  开发区践行规划的投入是最大的节约理念,先后投入了3000多万元编制城市规划。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大开发、大建设,分区域进行城市设计,编制详规和专项规划,做到规划的理念超前,编制完整、系统、深入。从2011年开始,结合开发区规划修改,编制了15平方公里的城市总体规划。把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同步规划,明确了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发展布局和实施路径。按照“布局统筹、功能配套、轴带相连、生态新城”的思路,规划了“两带四区”的空间布局,即万溶江、湾溪河风光带,吉凤、双河、竿子坪、西区四个组团。做到了用规划引领开发区建设全局。


  在建设中,坚持建区造城综合推进,着力提升州府新城的城市形象和品质。完善功能配套,全面形成了水、电、气、网络、管网、公交等城市配套体系。推进行政、金融、商务、文教等服务机构建设,增强服务全区的综合功能。


❀华润雪花啤酒(湘西)工厂


3 必须突出产业支撑  

  新城要崛起,产业须先行。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,只有大力发展产业,才能为州府新城提供支撑力量。在州府新城建设过程中,我们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,提速引进优质项目,培育优势产业,着力强化产业支撑,以产业拉动州府新城崛起,避免了走“只建城不立产”的死路和“先建城后立产”弯路。这几年,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,工业化进程明显提速,三产比例不断提高。产业集聚催生人口规模积聚。开发区人口从最初的600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人。大量的农业人口,外来人口进入开发区,又倒逼城市规模扩容、配套设施完善、城市品质提升,推动城市化进程。 



4 必须强化要素保障 

  推进州府新城建设,关键是强化土地、资金等要素保障。对开发区而言,首先要保障用地,除了扩区增加建设用地外,通过“退二进三”、处置闲置土地等方式挖掘现有土地,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。其次是破解资金瓶颈,解决建设资金从何而来的问题。从2011年以来,开发区利用市场化手段较好解决了投融资问题。利用政府债券、银行贷款、融资租赁、政府购买服务、争资上项等方式,先后筹集约30亿元资金投入城市建设和土地储备。近两年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,充分运用各种市场主体和资本。加强与水电八局、江西建工集团、中铁城建集团和湖南建工集团战略合作,推动了武陵山大道延长线、棚户区改造、双河片区共38亿元的PPP示范项目开发和建设。采用公司化运作,做优做强吉投公司和吉凤建发公司。树立经营城市理念,盘活存量资产,实现以地生财,促进开发区城市建设良性发展。



❀湘西经开区干部活力十足


5 必须打造能拼善战的干部队伍 

  一个地区的发展,一个单位的成效,人是关键,关键是人,核心看领导,重点看干部。开发区变化的背后,关键有一支能拼善战、默默付出的干部队伍。建园初期,开发区只有13名干部,目前是171人(包括吉凤街道41人),干部队伍从小到大。要靠这支队伍建设一座新城,必须“以一当十”,甚至“以一当百”,方能完成建设任务。要建设好这些队伍,我们结合实际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。如在体制上,我们实行了大部制,一个部门几个人,要对口州直几个部门,每人必须独当一面,完成工作任务。在任务考核上,我们推行了全员绩效考核,责任和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。在管理上,坚持宽严相济。一方面,坚持正面激励,每年评选狮子型团队、狮子型干部予以奖励,攻坚克难任务设立单项奖。对勇于改革担当,出现失误的干部予以免责。另一方面,严管重罚,对违反纪律、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问责。正是这些过硬的措施,打造了开发区过硬的干部队伍。 




吉凤新区未来展望



❀吉凤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图



1 吉凤新区提出 

  湘西州要在新一轮发展中率先发展、率先脱贫,必须要靠中心城市引领和辐射。近几年,铜仁、凯里、黔江、怀化等周边都提出了建设百万人口城市的目标,根据湘西州现状和现实看,只有实现吉凤融城,我们才能建成大城市。开发区向南发展,凤凰县向北拓展,共建吉凤新区,实现融城目标。 


  2016年6月30日,州委召开第10次州委常委(扩大)会议,首次在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建设吉凤新区的构想。会议决定,原则同意设立吉凤新区。吉凤新区与湘西经开区实行“两块牌子,一套人马”管理体制。会议以后,湘西经开区启动了前期工作。2016年12月,委托重庆大学规划设计院开始编制《湖南吉凤新区概念性规划》会。


  2017年8月22日,州委召开常委会议,专题研究了吉凤新区概念性规划,对范围和面积、区域发展战略、产业支撑战略等核心内容予以明确,并要求吉凤新区规划编制尽快面向全国招标。


  2017年9月3日,州委书记叶红专在州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,以湘西经开区为主载体,以吉凤新区为主阵地,规划控制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左右,建设面积40平方公里左右,发展新型工业、现代物流、生态文化旅游服务业,培育形成州域南部核心经济区,带动“边城茶峒—花垣—湘西机场—矮寨大桥—吉凤新区—凤凰古城—阿拉黄丝桥古城—铜仁·凤凰机场”经济带加快开发。再次明确了吉凤新区的发展定位。



❀“一核两带三区四园”的城市功能布局图



2 建设吉凤新区的意义

  建设吉凤新区是打造湘西州中心城市的现实需要。现阶段,州府吉首包括经开区的经济总量、城市规模、发展空间等方面与周边城市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,需迎头赶上。打造州府中心城市,需要大视野统筹、大手笔谋划、大力度推进,以湘西经开区现在的规划区域为基础,按照向南拓展、东西扩张的城市发展思路,启动吉凤新区建设,用10-15年左右时间实现吉凤融城,建成武陵山区中心城市,这是湘西州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。


  建设吉凤新区是建设州域南部核心经济区的有效载体。按照州委提出的建设北部、中部、南部经济区战略,建设州域南部经济区需要发展的载体,吉凤新区以新型产业、文化旅游、健康养老、民族文化展示为主导产业,实现湘西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集聚发展,形成州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,带动南部经济区的发展。同时,建设吉凤新区是对接省委、省政府建设“张吉怀”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和“一核三极四带多点”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极带互动、多点联动的推动下,将大大促进产城融合、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进程,实现辐射带动区内10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,在湘西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。


  建设吉凤新区是推动全州四项重点工作的客观要求。当前,我州正全面推进脱贫攻坚、城镇化、新型工业化、文化旅游四项重点工作。要快速提升我州城镇化率,需要大平台支撑,就必须高标准、高品质建设吉凤新区。湘西全域旅游时代已经到来,建好吉凤新区文化旅游产业带,可以带动全州文化旅游取得更大的发展。通过近几年的脱贫攻坚,全州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,下一步要加工转化,解决市场问题,必须建设现代化的加工基地,加之解决转移就业人口稳定脱贫。




3 吉凤新区建设的主要内容

  吉凤新区横跨吉首市、凤凰县、泸溪县和湘西经济开发区四个区域,规划总面积86.33km2,其中凤凰县部分为82.94km2,泸溪县部分为2.22km2,吉首市部分为1.17km2。建设区面积为40平方公里。根据规划区现状和南部经济区建设要求,吉凤新区定位为经济发展先行区、城镇建设标志区、产业发展核心区、文化旅游示范区。将吉凤新区打造成为“武陵文旅枢纽,湘西生态慢城”,具体功能定位为:张吉怀旅游经济带与吉凤融城战略节点,湘西州南部经济区核心。


  根据功能定位,实施四大支撑战略:


  1.区域发展战略。利用城缘与交通优势,极力打造吉首市、吉凤新区与凤凰三大板块在建设规划、资源配置、路网建设、城市功能布局、产业布局、公共服务设施、城乡统筹、投融资等方面的同城化发展。


  2.产业支撑战略。产业上加强吉凤新区与吉首市区、凤凰县城、泸溪县、松桃县、铜仁市及张家界的协同发展和错位竞争,提出“无中生有,发展民俗文化创意园区、文创农业、民族文化主题园区等新兴产业”及“锦上添花,优化生态养生、医药健康等传统产业”发展思路,确定规划区五大核心功能板块———高端产业园区板块、民族文化创意板块、民族文化主题与高端养生度假板块、山地村寨旅游与文创生态农业板块、商住板块。


  3.城市配建战略。吉凤新区各项设施的配建应加强与吉首市区、凤凰县的共建共享。区内设施配建以片区功能为牵引,城乡统筹,以人为本,根据人口规模及密度,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数量,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体制,推动城乡配套设施对接、互联、融合,强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设施保障,从空间上落实设施配建。


  4.交通先行战略。加强吉凤新区与外界的干线对接,未来南北向重点依托西大道、现有G209、包茂高速、东大道、张吉怀高铁、吉凤城际轻轨线六大干线实现对外的快速连接,同时加强东西向干道的联系,强化吉凤新区与泸溪县的联系;区内主干道系统呈“五横七纵”的网状布局,主干道路宽控制在40米;景观体系与区域大生态关系进行对接,呈现“四脉纵深、轴带渗透、多廊多点”的“鱼骨架型”生态格局。


❀“一带两翼、五轴六片”的组团式空间格局图


  基于以上四大战略,确立了“一带两翼、五轴六片”的组团式空间格局:


  一带:南北向核心产业经济带; 


  两翼:外翼辅助产业经济带; 


  五轴:两条南北向交通主轴,三条东西向经济发展轴;


  六片:高端产业园区,民族文化创意区,民族文化主题与高端度假养生区,山城村寨旅游与文创农业园区,配套商住片区(东片),配套商住片区(西片)。其中:高端产业园区为集物流配送、产品研发、加工制造、商务办公于一体的科技园区;民族文化创意园区为集文化创意品展销、旅游产品研发制造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园区;民族文化主题与高端度假养生区为集民族文化主题公园、高端养生、文创农业于一体的综合休闲主题度假区;山地村寨旅游与文创农业园区为集旅游接待、村寨民风体验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创意体验区;配套居住片区为集商业、居住、休闲、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商住区。




内容来源:文/向顺荣(州政协副主席、湘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) 图/湘西经开区党政办

本期编辑:孔黎明



猜你还喜欢:

张吉怀高铁最新进展!将成为湖南最美高铁!

湘西机场最新消息!总体规划通过评审!

叶红专接受《人民日报》专访,他说了这些......

世界十大非去不可的新地标,矮寨大桥上榜~



·END·

湘西头条

好看·好用·好玩

微信号:xxnet2013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